紹邦書院舉辦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:“巫”與“王”

抗疫期間,紹邦書院繼續舉辦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,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。二零二零年四月一日,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王志勝教授應邀主持題為“巫”與“王”的線上講座,吸引約130名師生參與。

王教授首先講述“巫”的產生及職務。“巫”作為溝通神界與人世的重要使者, 其地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特別。在新石器時代半坡遺址發現的氏族集會的大型房屋遺跡,以及青海大通的彩陶盆上顯示的舞蹈場面,都展示原始社會的人們正在進行和巫相關的宗教文化活動,可見“巫”的產生歷史悠久。卜辭及金文中的巫字象徵兩個矩,而用矩作為巫的象徵,是因為矩是畫方畫圓的基本工具,由此可見古代神巫以通天地或貫通方圓為主要職務。隨後,王教授介紹巫師通神的儀式與法器,以及古籍中有關巫王一統的記載等。是次講座中,王教授從史籍記載和考古發現兩重物證方面論述本主題。他精闢的講解,讓學生獲益良多。

以下引述了部份學生在講座結束後的意見回饋:

“這次講座讓我對巫與王有清晰明確的定義,期待書院繼續舉辦同類型的講座,建議題目為中國不同朝代的宗教信仰。”

“我學會了如何用書證和物證支持自己論述的觀點。”

“建議下次講座介紹古代戰爭。”

紹邦書院舉辦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,致力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,以往介紹過的主題包括﹕龍的來源、方位觀與北斗崇拜、《詩經》中的婚姻觀與水文化、宋元明山水畫欣賞等。

Photo Sharing